谋圣张良生死结局:王安石诗《张良》概括一生
公元前204年,项羽率重军兵临荥阳城下,大军压境,刘邦焦头烂额,坐立不安,于是问计于郦食其。
郦食其:昔日商汤讨伐夏桀,封夏朝后人在杞国。周武王讨伐商纣,封商朝后人于宋国。如今秦朝失德,诸侯共讨之。陛下您应该效仿先贤,大封被秦灭掉的六国的后裔,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,归附于您。
刘邦也是情急之下,病急乱投医,曰:好。刻不容缓,赶快去制印,去分封六国后裔。
过了一会,张良出差回来了,刘邦正在吃饭,说:子房啊,刚才有人给我出了一个计策,你来帮我参谋参谋。
刘邦一边吃饭,一边把郦食其的对策详细和张良说了一遍,然后说:此计何如?
张良大惊失色,曰:这是谁给你出的馊主意,完了,完了。
刘邦:不至于吧。
张良:大王,别吃了,别吃了,把你筷子给我,我给你比划一下眼前的形势,生死存亡啊。
刘邦交出筷子,曰:子房快讲。
张良:昔日商汤讨伐夏桀,封夏朝后人在杞国。因为商汤知道可以置桀于死地。你现在能置项羽于死地吗?
刘邦:不能。
张良:周武王讨伐商纣,封商朝后人于宋国。那是周武王估计到能取纣王的脑袋。你现在能取项羽的脑袋吗?
刘邦:不能。
张良:武王攻入殷商的时候,为比干重修坟墓。你现在有能力为已故贤人修建坟墓吗?
刘邦:不能。
张良:周武王开仓放粮,拆鹿台赈济灾民。你能把粮饷分发给穷人吗?
刘邦:不能。
张良:周武王命令马放南山、刀枪入库,以示天下不再打仗。你能做到吗?
刘邦:不能。
张良:什么都不能,你还怎么效仿贤达的君主?
刘邦一脸的委屈:......
张良继续:你手下的将士为何要跟着你打仗?
刘邦:不完全明白。
张良:将士之所以背井离乡、抛弃妻儿、舍弃祖坟,跟着汉王您九死一生,浴血奋战,不就是盼着将来能分得些许土地、光宗耀祖、和妻儿团聚、祭奠先人嘛。
刘邦:正是。
张良:现在你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裔了,请问大王您还用什么分封给您的将士呢?
刘邦:所言极是。
张良:那您觉得这个计策还是上策吗?
刘邦是二流子出身,言辞粗鲁不堪,喜欢骂人,看到不满意的人就骂骂咧咧,唯独对张良彬彬有礼,言必曰子房,在古代称对方的字是一种礼貌。刘邦特别讨厌儒生,看到讨厌的儒生就把帽子给人摘下来,然后往里面小便。
刘邦幡然大悟,嘴里咀嚼的饭来不及吞咽,赶紧吐了出来,大骂道:竖子,竖子,臭儒生,臭儒生,险些坏了老子的大事。
刘邦采用了张良的合纵战略,刘邦和英布正面主攻,韩信开辟了敌后战场,彭越采取游击战骚扰粮道,很终对项羽形成合围之势,项羽之败已成定局。
历史仿佛有这么一个规律,开国皇帝一旦平定天下之后就要诛杀功臣,刘邦也不例外,汉初三名将:韩信被杀、夷三族;彭越被杀、夷三族,还被剁成肉泥分给各个诸侯王吃下去;英布被诱杀。
在汉初三杰(张良、韩信、萧何)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、智、勇三者皆备的完人了,越是有才能的人,往往越容易被帝王所猜忌。
说到张良为刘邦指出要想战胜项羽,必须联合韩信、彭越和英布共击项羽。英布这时已经叛楚归汉,然而韩信和彭越却阳奉阴违。